English

时事教育重在落实

2001-04-05 来源:光明日报 福建省教研室 刘文川 我有话说

政治思想素质和道德法律素质在学生的素质结构中占据着统帅的地位,它们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定向、规范和动力的作用,最终影响和支配着其他素质的形成、发展。而这两种重要素质的形成都是离不开时事政治教育的。

正确开展时政教育,发挥时事政治特有的时效性、真实性、导向性特点,可以弥补政治观点灌输、传统美德教育和法律常识学习等理论教育的不足,充实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从而帮助、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立场、观点、理想、信念,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近几年来,不少学校以中宣部主办的中学生《时事》等教育材料为教材,结合思想政治课教学,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教育效果。

但是,时事政治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不少地方和学校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时政教育活动的开展还不平衡、存在着时间没有保障、教材没有保证、教育方法单一、考核办法落后等问题。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有关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义,作为教育者,必须认真研究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重视、加强和改进时事政治教育,更好地发挥时事政治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作为教育管理部门,应该采取切实措施,保证中学时事政治教育做到四个“落实”。第一,必须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最近下发的《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0〕28号)精神,将每周一节的时事政策和相关专题教育的课时落实到课程计划,做到课时落实;第二,必须进一步完善教育部委托中宣部时事报告杂志社出版的中学生《时事》教材,并要求各中学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学习特点用好教材,做到教材落实;第三,必须建立一支以思想政治课教师为主,学校领导、德育室(政教处)负责人相配合的师资队伍,将教育任务计入教师教学工作量,调动时政教育的积极性,做到师资落实;第四,必须加强对教育情况和教育效果的检查,教育督导评估、文明学校评选等活动应该将时政教育情况列入评估对象,思想政治课考试必须结合时事政治进行,做到考核落实。

作为时政教育活动具体操作者的学校和老师,必须切实做好时政教育。第一,从教育对象上看,必须坚持素质教育的全体性和自主性。根据福建省进行的全省性调查,96%以上的中学生喜欢时事政治,75%以上的中学生自觉收看新闻联播或阅读《时事》杂志等时政材料乐于自主进行时政学习。第二,从时政教育内容上看,时政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古今中外的诸多领域,包括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历史、地理、外交、军事等方面,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必须根据他们的认知特点,结合思想政治课和德育的其他途径综合开展教育活动,更好地帮助中学生认清形势,理解国策,培养分析、判断和评价能力,完善学生的人格,同时为学生其他素质的提高提供真实、生动的素材,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第三,从时政教育的方式上看,必须遵循素质教育的多样性和生动性。时事政治教育应该以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第四,从时政教育的目标上看,必须贯彻素质教育的内化性和实效性。学生基本素质的形成是通过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日积月累达到的。为此,在时政教育中,应该重在引导,贵在坚持,通过实例的分析和长期的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实践能力、审美能力、合作能力和竞争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使时事政策教育为素质教育服务,促进中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